第三場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
Eileen Legaspi Ramirez

日期
2019/10/13 16:20-16:50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視聽室

與歷史共存:在策展的槓桿力量與對過往的清算兩者間來回協商

策展實踐之所以迴避歷史問題,某種程度上是出自防禦性與策略性動機。此乃本文的立論基礎。策展實踐拒絕靜態敘事與本質主義之約束,並暗示那些尚未展開的故事所具有之價值及重要性,而我們或可視這些故事為尚未發展完善、但帶有明確現世主義內涵的腳本,其中需要一定程度的歷史性,方能為那些替角與被忽視者創造論述空間。亞洲當代藝術策展人便是採用這類變異的策略,內容包括各種熱帶風情、結構薄弱的杜撰,以及那些號稱同等重要的區域性、地理性、後殖民式、另類現代性、跨國性與區域內部性思維。

本次演講的主題乃受下列文本所啟發——諾拉・泰勒(Nora Taylor)的〈無歷史的藝術〉(Art without History)(2011)以及奇廷泫(Joan Kee)的〈尋求一種正常化的藝術史〉(A Call for a Normalized Art History)(2004)。這些文本殊途同歸地指出(歷史)的富饒精妙之處遭到掩蓋,以及人們總是膚淺地對(藝術)主題做出不公平的分類。

奇廷泫特別呼籲,我們應該盡量避免「以異常方式教授當代藝術」。對此,她提出一個有說服力的例子:有些人把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白髮一雄(Kazuo Shiraga)的作品胡亂配對,因而產生各種偏差,最終導致他們無法回應「作品可歸責性的要求」。

這兩份作為本次演講靈感來源的參考文獻距今已八至十五年,而它們所談論的內容就算在今日依然相當重要,但卻很可能被大多數人視為無關緊要而遭忽視。這項事實應當能夠讓我們停下來仔細思考。相反地,如今仍有許多糟糕的亞洲藝術報導,以對線性與演化的堅決信念作為前提,認為亞洲在1990年代或2000年代之前並無所謂的當代藝術史(例如對這個部分的藝術發展抱持退化的觀點)。

持平而論,我敢說,人們已重燃對各種帶有反叛性格的藝術史流派的興趣——策展人和學者正試圖改變這些流派的命運,不再僅依據學術界觀點或展覽史而把這些流派詮釋為互不相關、截然不同的領域。我也越來越感覺到,有一群冷靜沉著的策展人,已開始堅持依循各種非以舊時正統觀念為基礎的邏輯,包括戰爭導致的 / 個人生命歷程中的創傷與女性主義、社群脈絡中的藝術、行動主義、觀念主義、日惹的赤道親和取向、光州雙年展試圖處理的「歷史中的歷史」命題,以及各地之間帶有細微差異的敘事,這些敘事更加關注由國內多元藝術核心所形成的動態,或本土實踐與流散者之間的互動。因此,這場演講並非要求人們完全服膺歷史或全然去歷史化,而是呼籲建立更多主題性和論述性的途徑,並利用反身性驅力和流動性驅力所帶來的靈活性,從而發掘歷史與藝術實踐的非奇異點。

 

艾琳・黎加斯比・拉米雷斯
Eileen Legaspi Ramirez
藝術學者,現任教於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藝術學院。近期出版文章包括:〈Southeast Asia in a Crawl Space: Tempering Curatorial Hubris〉收錄於《Southeast Asia Spaces of the Curatorial》(新加坡當代藝術中心 / Sternberg 出版社, 2017)及〈Embodied Subjectivities: Accounts of Affect in Lani Maestro’s Site-Specific Work〉收錄於《New Histories of Southeast Asian Art, 1945-1990》(新加坡國家藝廊 / Power 出版社,2018)。

她參與的國際事務包括:擔任期刊《Southeast of Now》(新加坡大學出版社)的編輯之一、亞洲文獻庫顧問委員、網路平台Another Roadmap School 監督委員。同時也是《菲律賓文化中心-菲律賓藝術百科全書》修訂本的副主編、洛佩茲博物館策展顧問、非營利藝術組織Pananaw ng Sining Bayan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