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場

瑞牧德斯・馬拉薩斯卡(Raimundas MALASAUSKAS,立陶宛)、張芳薇(CHANG Fang-Wei,台灣)

日期
2019/10/14 13:30-18:00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書室

工作坊主題:

煙霧如何找到目的地?

 

(瑞牧德斯・馬拉薩斯卡:RM,張芳薇:FW)

RM:我想來談談關於「困難」。譬如說,可以是透過與不同的人之間的親密接觸,觸及到各種困難:創造性,交際性,人際關係等。這可能帶我們何去何從?

FW:煙霧的性質本身跟山脈相同,語言、習慣與思考俱是煙霧,在煙霧繚繞中,我們存在。
此策展工作坊將透過一連串書寫、移動、與對話,專注「困難」,及其所激發、轉化的能量與反饋。

RM:不僅是煙霧,還有煙霧和輝光的收縮,它是空氣的兼職伴侶。它經過,進入,相與,直到成為發光潛能的一部分,然後被逐漸吞噬。將煙霧轉化為營養物質,如攪拌器的作用──但這聽起來與鱷魚一樣危險。

FW:而獵狗是聰明的動物,他們嗅覺靈敏,能聞到巢穴中鱷魚卵的味道。煙霧如狗,如蛇,如風,颶風,消散離退,瞬化萬千,危險而具有魅力;既是侵入者也被侵入。物我如一,如牆,如鏡,如山,與時。這意味著處於某種主體稟性,和一個不穩定的立場與迴圈,也是個絕大的機會改變。

瑞牧德斯・馬拉薩斯卡
Raimundas MALASAUSKAS
瑞牧德斯・馬拉薩斯卡,策展人與作家。策展經驗豐富,多探討新型態的藝術實踐如何成為新的展覽製作模式。過去曾經類似「降神會」的形式製作展覽——「催眠表演」(Hypnotic Show)及多樣化的表演,如「克里夫・歐文表演(2009)」。其寫作題材廣泛,涵蓋他個人多樣的興趣包括:當代藝術、音樂、文化、食物、歷史、軼聞、時空旅行等。 他參與規劃第十三屆德國文件大展(2012)及第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立陶宛與賽普勒斯聯合館。過去曾任:巴黎網球場現代美術館「衛星」展覽系列策展人(2010-2011)、紐約藝術家空間策展人(2007-2009)、加州舊金山藝術學院客座策展人(2007-2008)。
1995至2006之間,任職於維爾紐斯當代藝術中心,策劃多檔展覽,包括:以「黑市世界」為主題,策劃第九屆波羅地海三年展,展覽期間製作兩季節目單元 showCAC, TV,作為商業電視與當代藝術謀合的實驗歷程,並且喊出了:「每個節目都是試播,每個節目都是最後一集」(Every program is a pilot, every program is the final episode.)的口號。 瑞牧德斯亦參與了許多獨立製作的展覽,包含:倫敦大衛・羅伯特藝術基金會的「空間時代的雕塑(2009)」,墨西哥城塔馬約博物館的「到鴿子的肚子裡 (2010)」,和巴黎龐畢度中心的「重複島(2010)」。同時也是藝術家Loris Gréaud由巴黎東京宮製作的作品「酒窖(2007)」的劇本共同作者。其著作包括由Sternberg Press出版的Paper Exhibition, a book of Malašauskas' selected writings(2008)。
張芳薇
CHANG Fang-Wei
現任職臺北市立美術館,負責部分公共計畫。曾任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主辦人(Commissioner),2002-2008年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組長,2008-2012年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雙年展暨國際計劃辦公室」主任,綜理及規畫台灣參展威尼斯與台北雙年展及國際交流計畫,2011-2012年兼代理展覽組組長。任職美術館展覽組組長期間規畫、推進與綜理各項展覽;任職展覽組組長期間負責1996-2012年台北雙年展與1997-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出平台(2001及2003年除外);歷年曾策劃多項展覽如:「我想要做一個夢」(2015/6-2016/2)「持續變動中的邊界:跨領域對話」(以色列特拉維夫,2012)、「2009亞洲論壇:這是誰的展覽?」、「不設防城市:藝術中的建築」展(2008)、「台北二三」展(2006)、「2003亞洲城市網絡」(2003,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靜觀其變:英國現代雕塑展」(2001)、「末世紀:台灣當代藝術展」(1999,紐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