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策展歷史必須被重新書寫,換言之,我們應拋棄其在語源學和博物館學的傳統定錨依據。在本次演講中,我將探討現代博物館實踐的根本原則,其從十七、十八世紀的源起,一路追溯到它在當代新自由主義中的型態演化,並進一步地將其定位在阿基爾.姆本貝(Achille Mbembe)所描述的「死亡政治」體系中──即「將生命屈服於死亡的權力及技術之下」。
通過藝術家、策展人和哲學家所提供的研究案例和理論框架,本次演講將詳細闡述在二十一世紀策展思維中的典範轉移,及其如何挑戰博物館學知識生產的認識論、假設、方法和政治。
杜拜伊撒拉藝術基金會總監
薩比赫・阿邁德,現居阿聯酋,杜拜伊撒拉藝術基金會(Ishara Art Foundation)總監,同時也是策展人與文化理論學者。他的策展工作多與展覽、檔案、教育學及理論相關。在加入伊撒拉基金會之前,他在2009年到2019年間,擔任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的資深研究員和專案經理,並參與新德里辦公室的成立。他曾於德里安貝德卡爾大學(Ambedkar University)擔任訪問教授,任職期間(2014-2019)參與多項策展計畫,包括:由Raqs媒體小組策劃的第11屆上海雙年展「何不再問?」(2016)的策展委員;與桃絲・馬哈切娃(Taus Makhacheva)合作,由Kadist和龐畢度中心組織的「超級英雄高峰會」(The Superhero Summit,2019)。2022年,他在伊撒拉基金會策劃「納維特・阿爾塔芙:模組」(Navjot Altaf: Pattern)一展,以及在2023年與桑德西尼・波達爾(Sandhini Poddar)共同策劃「時間的符號」(Notations on Time)。
多年來,他帶領許多藝術家檔案數位化的計畫、創建多語藝術書目,並為阿布達比文化觀光部、印度當代藝術基金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C-Map和加德滿都攝影節(Photo-Kathmandu)等多個機構,組織研討會、講座、工作坊和指導項目。他曾任謝爾-桑達拉姆藝術基金會(Sher-Gil Sundaram Arts Foundation)的顧問委員。文章散見於《Whitworth》、《The Arts Newspaper》、《Arts Cabinet》、《Mousse》、《Oncurating》和《Sarai Reader》等。他與謝藍天合著的《Mass Traffic》,2023年由伯爾尼美術館(Kunsthalle Bern)和Mousse出版社出版。
獨立策展人
丁穎茵,現為獨立策展人及研究員。其研究著眼於藝術詮釋理論及不同觀眾群的文化想像與文化消費模式,從而思考藝術文化如何塑造社群的公共生活。多年來一直與大學及藝術機構合作進行策展項目,以創意形式發掘本土歷史文化的多元論述。曾參與的藝術項目,包括:「素問人間﹕石岡媽媽足印及其時代」(2024-)、「賽馬會學藝再玩創齡藝術計劃展覽」(2022-2024),以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香港部屋駐留計劃」(2019)等。
獨立策展人
徐文瑞為獨立策展人兼藝術評論家,現居臺北。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跨領域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活躍於國際當代藝術界,長期關注全球化、環境生態、解殖、原民性、文化復振等議題。近年主要策劃展覽包括:「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 台灣藝術雙年展」(2022,國立台灣美術館)、「天與地之間: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特展」(2021,澳洲布里斯本亞太三年展)、「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2021,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本草城市新竹:淺山海作為方法」(2021,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未來潮: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2020,屏東美術館)、「跨越土牛溝:神靈再起駕,馬卡道族正名運動」(2020,米克斯計畫,台北當代藝術館)、「斜坡藝術節:跨越土牛溝」(2019,屏東潮州泗林平地森林公園)、「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2019,與伊誕巴瓦瓦隆共同策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本草城市,北投:一個關於宇宙政治的藝術計劃」(2018,鳳甲美術館)。徐文瑞曾任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評審,以及第七屆伊斯坦堡雙年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國際評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