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當代藝術展覽中,媒體藝術作品如此稀缺?媒體藝術,即那些運用當代和新興技術創作的藝術形式,在當代藝術展覽仍然是普遍缺席。在當今媒體技術迅速擴增、被消費化運用和常態化的時代,美術館、藝術空間對媒體藝術的忽略也逐漸成為一種制度性現象,這些空間對展示這類作品仍持懷疑態度,並也因此受到限制。媒體藝術的策展正面臨著它獨特的機遇與挑戰。
可以這麼說,媒體藝術策展史擁有兩條截然不同但時而重疊的軌跡:一是在展示其他媒介作品的展覽中納入運用科技的藝術作品,而策展的思考與主題並不特別關注「科技」本身;另一種則是專門探索科技的藝術性的展覽(即鮮少或甚至不展示其他媒介的藝術品)。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早期、具開創性的「媒體藝術」展覽並沒有明確區分媒體藝術和其他媒介,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機械藝術」(Machine Art,1934年)、「機械時代末期的機械」(The Machine as Seen at the End of the Mechanical Age,1968年)、「資訊」(Information,1970年)和紐約猶太博物館的「軟體」(Software,1972年)。即便是針對媒體藝術的展覽,如紐約霍德・懷斯畫廊(Howard Wise Gallery)的「電腦生成圖像」(Computer Generated Pictures,1965年)、斯圖加特溫德林・尼德利奇畫廊(Galerie Wendelin Niedlich)的「計算機圖形」(Computer-Grafik,1965年)和倫敦的「控制論的機遇」(Cybernetic Serendipity,1968年),也都未堅持將展覽的作品定義為「藝術」,而是選擇保留了展出物件於美學上和本體論上的模糊性。
本次演講中,我將著眼於我在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經驗,探討將媒體藝術策展視為一種必然生成的實踐,這些藝術形式的定義、文化特殊性、創作模式、互動和接收形式,以及創作者身份概念在策展過程中都將被予以問題化。我將論證,正是在如此矛盾的空間中,技術的黑盒子(及往往多數時候是模糊不清的技術和社會政治共謀)能夠在美術館和藝廊這些所謂中立的白方格空間中被凸顯,甚至挑戰傳統的展示方式。可以說,媒體藝術策展的「生成性」體現在幾個層面上:一,通過在研究環境中調動跨學科的科學技術話語與實踐;二,在實體展覽空間內外與觀眾互動,開發體驗藝術作品的新方法;和三,通過藝術的探索,進行對新興技術的批判性和文化性評斷。
密西根大學斯坦普斯藝術與設計學院榮譽院長與教授
古納蘭・納德拉罕,藝術理論學者兼策展人,專注於藝術、科學和技術的交會領域,現任密西根大學斯坦普斯藝術與設計學院榮譽院長兼教授。曾出版多本專書,並被翻譯成多達十六種語言,包括:《視覺文化手冊》(The Handbook of Visual Culture,合編,2012)、《藝術、媒體、科學與科技的地方研究:一場關於知識遷徙與現場的歷史研調》(Place Studies in Art, Medi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Sites and Migration of Knowledge,合編,2009)、《新加坡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 in Singapore,合著,2007)、《建設現場》(Construction Site,編輯,2004)、《移動》(Ambulations,2000),以及百餘篇的書籍章節、目錄短文、學術文章和評論。他同時擔任《技術性》系列書籍(Technicities,愛丁堡大學出版社)和期刊《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杜克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委員。
他曾參與許多國際展覽的策劃,包括:「科技斡旋・亞洲觀點」(台灣,2022 )、「位移」(北京,2014)、「深度地方」(DenseLocal,墨西哥城,2009)、「斡旋之地」(Negotiating Spaces,奧克蘭,2004)、第2屆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首爾,2002)、「180公斤」(180KG,日惹,2002)、「移動」(Ambulations,新加坡,1999)。曾任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藝術總監(新加坡,2008)、日本大垣雙年展聯合藝術總監(Ogaki Biennale,大垣,2006)、新加坡雙年展(2006)與第11屆卡塞爾文件展(2002)顧問策展人,以及多個國際展覽和藝術節的評審,包括: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SEA,赫爾辛基/塔林,2004;聖荷西,2006)、第5屆柏林跨媒體藝術節(Transmediale 05,2005)、奧地利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2007)和曼徹斯特 FutureEverything 藝術節(2009)。2004年,榮獲皇家藝術學會院士。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李立鈞,柏林洪堡大學文化學系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後,負笈德國,於柏林洪堡大學修習藝術、圖像史與文化學。研究興趣涵括圖像理論、圖像史、文化技術、媒介,關注影像跨領域、跨時代的關係。曾受邀至維也納大學 (Universität Wien)、巴塞爾圖像研究中心 (eikones – Zentrum für die Theorie und Geschichte des Bildes)、 漢堡瓦堡學院 (Warburg-Kolleg)、慕尼黑歷史學院(Historisches Kolleg)發表論文。主要研究領域為圖像理論、圖像史、文化技術與媒介學。曾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在夾縫中行走」展覽研究(2022-2023)、《當代文本:檔案》主編。近期出版:《建構身體:中西醫學中的身體圖像》(2019)。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
曾鈺涓,數位藝術家,策展人與研究者。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擔任台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理事長、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1998年開始從事數位藝術創作,2002年開始網路藝術創作,思考數位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多次策畫展覽,舉辦個展,受邀參展於國內外重要美術館、藝術中心與畫廊。2003年臺北市立美術館「Let’s Make ART」個展,是台灣第一個於美術館所進行網路及時互動創作。其研究方向為數位藝術與網路藝術,文章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與國際性研討會,如Leonardo國際期刊、ACM Multimedia、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SEA)等。2012年參與Leonardo國際期刊之國際數位藝術白皮書撰寫計畫。